2014年6月9日 星期一

非具象藝術家 — 洪藝真


洪 藝 真



 平面藝術之外,洪藝真開始另一種美學的探索,
嘗試從「觀賞者」的角度與立場來「看」,
來探究繪畫的起源和目的,來體會創作的原則與本質。
她使用扭曲的畫框和縮水的畫布,
反映創作者、媒材與作品之間的互動關係;
使用厚、薄不同的畫框與膠的特性,創作保有媒材特性的有機作品;
把繪畫的基本元素「顏料、畫框、畫布」,
運用不同的操作方式,組合為「有機式」的呈現。

「越度歸元」
是策展人王嘉驥對洪藝真1997年以來的繪畫創作發展,
嘗試提出的一種分析與歸納。
「越度」所指的是藝術家為了更新與創造,
對「繪畫」所作的大膽踰越,但未必是破壞。
洪藝真仍在英國皇家藝術學院進修碩士期間,已發展出對繪畫的另類見解
嘗試拓寬或突破繪畫僅止於在畫面上進行表現或再現的概念,
可見到她對顏料、畫布與畫框三者間的試驗抱持興趣,
她重組這三種元素的相互關係,
回歸抽象自身的純粹性和專有語言的探索」,
如利用畫框的堆疊進行形式實驗,突破繪畫的平面性,
厚重的油彩堆積也成為基本的風格。

1999年之後,她在架上繪畫的基礎上,
開始重組畫布、顏料、內框等元素的相互關係,
解構繪畫既有的物理框架,延展出更具觀念性的空間結構。
自此,她的繪畫不再止於畫面,
而開啟了另一度的立體空間,甚至具有建築性。

2010年,她甚至自己開模,讓壓克力顏料「再現」畫布的紋路肌理,
並將這層顏料皮膜移植到畫布上,與之形成對證。
在她的創作中,「複製」並非量產的製造,而仍是一種純粹觀念的展現,
不但視同原作,甚至在觀念上更具創造的意義。

「越度.歸元」呈現洪藝真十七年創作生涯的軌跡,
英國求學期間即「在繪畫的基礎上, 
洪藝真繼而開啟以玻璃纖維為材質、她複製自己畫布作品的系列,
探討「原作」觀念,「她的繪畫不再止於畫面,而是帶有建築或雕塑的特性。」
在並置的展示中,她既考驗也挑戰觀者視覺的辨識能力。
王嘉驥以「越度」描述洪藝真對於繪畫的大膽逾越;
「歸元」則強調她的終極關懷,和對藝術創作本質的不懈追問、探索與堅持。


洪藝真說: 
「如何畫?」似乎是一般新手在接觸繪畫時,必須面對的第一個觀念性課題。
「要畫什麼?」才是接下來的問題。對創作者而言,「畫法」是值得關心的,
因為這是整個觀念的核心。過往以來,平面繪畫所賴以形塑的認同及視覺成果,
往往以符號的形式存在,藉由人記憶中的經驗所得,加以認知或肯定。
因此,在討論畫面構圖結構的同時,釐清「畫面」範圍之所在,
似乎更能證明作品的身分;至於「畫法」所呈現的結果,則是繪畫過程的記錄。

是否可能「以前所未見的方式重訪繪畫」,使繪畫主體化,
既視「繪畫」為一種表現的主題,也將其看成工具,
當作物質性的材料予以運用,並據此建立目的性?
也就是說,在執行的過程中,讓「目的性」附著在材料身上,
使材料得以轉換為觀念性的媒介。
以此方式所完成的作品,比雕塑更接近於繪畫,卻又失去了畫面固有的功能性,
而表達出一種「表面性」。
極簡主義主張將物象化約至一種現象學的狀態,
利用工業原料和技術取代藝術家出手完成的「真跡」。
也因此,賈德曾於1965年宣稱「繪畫已死」。
身為創作者,我有意經由翻模的手法表現,將作品化一為二。
透過原作與複製之間的「真/假」辯證,同時也是針對「原創」所做的再次討論。
以移位和錯置為手段,原作與複製重新配置之後,形成另一種「畫面」表現的可能,
也更突顯「畫面」經過再創作之後的身份。





 

   

 

 

 



「錯置」系列承續以往的複製手法。
原先,以工業原料和技術取代手工完成的「真跡」。
如今,再以構成繪畫的基本材質,畫框、畫布、顏料為出發。
透過顏料,探討繪畫的功能性,圖畫表面的表達,
以及「畫面」去除了「繪畫性」之後,還留下什麼?
「畫面」產生前的最初狀況又是什麼?
如此,畫布上所留下的符號性和抽象結構成了最明顯的形式,
並為作品賦予了內容精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