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4日 星期一

Artist: Julie Mehretu

關於Julie Mehretu
(小組討論)


1) 分別列出每位組員對於Julie Mehretu作品的10個觀感

CAN:光線變化感/有些有速度感/色調氣氛的安排/又虛無但又飽滿豐富/層次豐富/雖然很有爆破感,但讓人覺得很舒服/遙遠無邊際的感覺/裡面的東西不斷地再循環/空間感/有暗示性


GT:混亂/亂中有序/有空間感/數位的/媒體的/幾何組合/有涵義的/享受過程 /複雜的/執著的的

美惠:亂中有序/奔放自在/主觀自我/簡潔明快 /尖銳 /流動感 /很極端巨大反映心理層面 /作者跟觀者或許有不同解讀

JIMMY:有方向感/有韻律感/看似雜亂卻又感覺平靜/看似隨便卻又感覺得出主題性/第一眼會看不懂/看久了之後會看到很深邃的內在/就好比回想一件事的「印象」,模糊的輪廓與自以為是的認知/很抒情/自由的筆觸、不受限制的自在感/我感覺我也會畫

羿涵:環繞 /數位數碼 /混亂的次序空間層次/累加昇華飄揚繽紛 /跳脫次元


岑岑:流動的線條/以幾何形去表達/簡潔明快/循環的感覺/每一個色塊都有它存在的意義/巨大的/反映自己的意念/層疊的/整體氣氛的營造/亂中有序
-------------------------------


2) Julie Mehretu 用哪些創作媒介以及哪些手法進行非具象創作
電腦繪圖/噴漆/投影繪畫/色塊(材質)拼貼/手繪塗鴉/文字符號
線條 /建築概念 /幾何 /筆觸紋理繁複交錯
她通常會先用電腦繪製模擬圖再投影到實際的基地進行創作

用結構去表達畫面 /重組空間 /在畫面中營造空間感


3)選出Julie Mehretu 的某個系列作品做深入分析與探討





( Rise Africa)

 藝術家Julie Mehretu 運用了各種不同的幾何線條造型,並透過不確定性談空間,塑造一套非理性的繪畫性的語言,她不去替一作品創造一則故事一個背景一套論述,而是讓觀賞者感性的地欣賞感受
從畫面中可以感受到一種高人口密度人群聚集的感覺,而每個畫面皆是代表一個不同的空間,也許是運動會場或是捷運出入口,讓人有一種擁擠感,而線條也有一種人在流動的感覺,絕非停滯不前。
作品層層堆疊、錯綜複雜的細節;氣氛上一直保持著冷靜且充滿深度的氛圍,可以很清楚的把觀眾帶入某種主題世界。
作者不會明確定義每幅畫所代表的意義,或許代表一個城市、或許是一個慶典。這些環繞和奔放的線條帶出雀躍的筆觸,色塊與緊密的結構有著建築物的影子。
每一張圖都彷彿代表著一個不同的國家或城市,畫面中的線條讓觀者聯想到地球儀上地球的經緯線,不同色塊彷彿代表著不同風土名情,拼拼湊湊起一個只屬於作者自己的國度。



4)課堂上的六支影片中,哪幾支是令你們感到最有收穫的,為什麼?

合作分工佈展那段影片說明Julie的作品巨大與佈展的困難度,需要由多人合作且精細的算量才能夠準確的不破壞原創作品的畫面
一般作家的影片多為作者闡述自己作品的概念和說明其背後意義,這部影片除了顯現它的作品有多龐大以外也讓我們了解到這其中的過程會遇到的困難是我們以後可以拿來運用的
正所謂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在每場展覽光鮮亮麗的背後,我們認為那些作者和工作人員場佈的互動與摩擦的過程才是最珍貴與獨一無二的。
一個作品除了藝術家的盡情揮灑外,還要有很多幕後的工作人員的協助,才能使一件作品能夠保存,在世人面前展現出最完美的一面,如果缺少他們,是沒辦法如此完美的呈現的。
另外,第一段影片中Julie做在作品前面反覆思考它的黃色色塊可以放在哪裡呈現也令我們印象深刻。它的作品看似雜亂,其中卻有一定的順序,而它的每一個色塊線條也不是任性隨意的擺放,而是經過三番修改思考,才決定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